自律神經失調會造成的各種問題,尤其現代人工作家庭壓力大

容易有以下狀況:

廣泛性焦慮癥,憂鬱癥,抑鬱癥,恐慌癥,強迫癥,躁鬱癥,腸躁癥,膀胱過動癥

並伴隨頭痛,眩暈,失眠,臆球癥(喉嚨一直感覺有異物),胃食道逆流,耳鳴,睡覺一直醒,胸悶,胸痛,心悸恐慌,吸不到氣,易喘,胃脹胃痛,腸躁癥,頻尿,陽痿早洩,頭麻手麻腳麻,血壓高。

在相關門診中,尤其像是業務、設計、工程、教師、作業員等類型的職業,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最為明顯

對於有慢性疼痛的人來說,若沒有重視自律神經失調,其嚴重性更是不言可喻。

自律神經失調可能危害機體的消化系統,造成脾胃不調,引發消化系統疾病。

有研究顯示,胃和小腸在晚上會產生一種對消化道粘膜有修復用處的化學物品tff2蛋白質,假如自律神經失調導致睡眠不足,就會危害這種物品的產生,從而大增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的發作率。

偏頭痛:長期失眠引發偏頭痛的原因可能與顱內小動脈和毛細血管收縮致使腦部皮質缺血有關,這部分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除了出現睡眠障礙外,還會在晚上睡眠期間反復出現頭痛癥狀。

慢性疲勞綜合癥:本病在臨床上很多見,特別是女性失眠患者,她們常訴說自己疲憊乏力,即使臥床休息也不能緩衝疲憊部分病者還具有低熱、畏寒、頭浦、咽喉浦、心煩、急躁等不舒適癥狀。

此外,長期自律神經失調還可引發中老年人腦病、女性更年期綜合癥以及糖尿病等嚴重害人體健康的疾病。

所以專家強烈建議大家,千萬不要忽視自律神經失調的癥狀,大家應謹慎對待並應及時採取治療措施。

底下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癥狀,如果符合下列5點以上,可立即前往診所掛號尋求解決途徑

自律神經失調門診中最常觀察到的癥狀如下:

對睡眠品質不滿意

.上床後翻來覆去睡不著,往往需要躺30分鐘甚至更久才能入睡;
.夜裡醒來好幾次,多在2次以上,醒來之後很難再入睡;
.早上醒得早,比正常起床時間早醒30分鐘以上;
.總睡眠時間不足6.5小時;
.睡眠品質下降,醒來仍然感到困倦,感覺體力沒有恢復。

白天正常活動受到影響

.白天精神狀態不佳,感到困倦、疲勞,想睡覺;
.工作和學習時,難以集中精力,犯錯次數增加,記憶力下降;
.情緒上,感到緊張、不安、出現情緒低落或容易煩躁、發怒;
.社交、家務、職業或學習受影響等。

而自律神經失調治療真的不難!讓您減少甚至停用安眠藥與抗憂鬱西藥…恢復該有的身心平衡。

廣和中醫診所與廣仁堂中醫診所運用傳統中藥來調理過度緊繃、亢奮的情緒,依據中醫藥的學理來調理體質;多管其下,改變您的體質,調理平衡

不是單純以藥物來壓制癥狀;經過一系列的療程,很多患者就慢慢減少甚至停止安眠藥、抗憂鬱藥物等西藥的長期依賴,回歸到身體原始的平衡統合狀態,這就是身體原始自然和諧的狀態。

透過我們診治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都可以漸漸找回正常的生活品質,使用正確的方式將幫助您擺脫失眠的痛苦!

底下為診所相關門診資訊圖片

 

SSll15CEFDE5廣和中醫診所

入暑第一日,為消暑翻看詩詞。我看到納蘭性德的《夜合歡》,旁批注嵇康《養生論》一句:“合歡蠲忿,萱草忘憂”,心下不禁一樂。   昨日才讀白居易的“杜康能解悶,萱草能忘憂”,今日就有這般應景詩句,莫不是時值六月,萬物生長,田野里萱草花開燦爛,詩詞里萱草也是佳句迭出?任你狂狷耿介之文人雅士,憂國憂民之熱血書生,官宦貴族之謙謙公子,面對一味萱草,他們觀點竟然出奇的一致,都稱之為:忘憂草。吃一味鮮花,就能消消愁解悶,且其功用不下杜康陳釀,這廣告語,今人恐都無出其右。哪怕千年時光流逝,由名士口口相傳的萱草功效,我深以為然。   在岐地,萱草花多叫黃花菜、金針菜,少有人知道它叫忘憂草。   把花稱做菜,定是能食用。岐地著名美食臊子面的漂菜里,金針木耳是左右兩大護法。岐山臊子面追根溯源要到西周時期。傳說文王殺蛟龍制臊子肉湯,赫赫有名的臊子面里就有金針菜。時至今日,流傳千年的臊子面還是紅火興隆,這道美食傳承里的歡樂無憂,金針菜功不可沒。想到此時,我就笑得心花怒放。原來老祖宗早在我們的飲食習性里就養著歡愉的基因,多么美味的臊子面,多么重要的金針菜。   合上書,我趕緊給老康發信息:我要來看看金針菜。老康有兩百畝農田。去年,他種了一大片金針菜。半個月前,第一批金針花苞采摘時,老康說:老師快來采頭道金針菜。那時的我,只道金針菜就是蔬菜,叫做黃花菜還是蔬菜。無論叫金針菜,黃花菜,它都像離不開灶臺轉的圍裙廚娘,未免單調俗氣。今日讀詩詞,一句“忘憂草”令我耳目一新。金針菜喚作“忘憂草”,就像把曹阿瞞稱做曹丞相,人還是那個人,可名里千秋總能把境況分出天壤之別。   叫忘憂草總是詩意年華,能食忘憂草,即使比不得嫦娥得靈藥,也堪比悟空食了人參果。憂愁煩惱本就是人這一輩子的悔,這世間竟然還有除憂解怨的一款美味,它讓人生平添幾分嫵媚。   你試著想象一下。幾十畝碧綠的萱草地里,一行行萱草齊齊整整,它們都有疏離細挑的葉子,筆直柔長的莖桿,枝枝頂頭都結大大小小的花苞,飽滿如棒槌。花苞叢里夾雜幾朵盛開的明黃花朵,這分明就是一片希望的田野。一簇萱草綠,枝干搖曳;一簇金針黃,花苞亂顫。萱草田里站的是一個個明媚的妙齡女子。一陣風來,二八佳人便竊竊私語,或嬌笑倩兮,或美目盼兮。屏住呼吸,你才能在一陣風里分離出花朵那淺淺的笑聲如海浪。它裹挾著一陣花開的甜蜜,從東向西,一路奔跑,這是無憂無慮的花開季節。   事實上,老康的萱草田里是一片辛勞的繁忙景象。清晨,數十位婦人正在眼疾手快的勞作。她們要趕在花開之前采摘肥大的花苞。一枚枚嫩綠淡黃的花苞像狹長的發卡,像挺直的魚。嬌嫩的花朵被裝進婦人們胸前的棉布袋里。它們會盡快被冷藏,老康用最短的時間把它們加工成金針菜干。這片田里,婦人們辣手摧花,荼毒殺戮也繁榮昌盛。這片土地上,人對花朵生命的遏制又是那般喜樂祥和。豐收的喜悅,不言而喻。我想,這是萱草忘憂的本能吧。老康開心豐收,農婦們也眉開眼笑。在老康的眼里,萱草結的不是金黃的花苞,是生活的希望,是事業的成功。農婦們忘記夏日艷陽,忽略蚊蟲叮咬,她們不在乎多日采摘的手指酸痛,這是萱草讓其忘憂嗎?這是勞作的充實快樂。   而在我眼里,萱草花苞就是一道道當令的美食,它經不得一分一秒的耽擱,能趁鮮食用是碰運氣。太多的人只能食金針菜干品。   我從老康的田里摘來一大包鮮嫩嫩的金針菜。美麗的金針花苞易氧化為二秋水仙堿,它有較大毒性。為了安全食用美味,新鮮花苞統統焯水。花苞在沸水里煮一分鐘,就是焚琴煮鶴大煞風景,我是愛花之人,不忍直視。可我又是饕餮客,只能看著硬朗的金針花苞變柔軟,撈出浸在涼水盆里。這一盆清水里活色生香,宛若游絲的一團金黃翠綠。這時的金針花或炒或燉,就考廚娘好手藝巧搭配。   砂鍋盛清水,剁兩根新鮮肋排,加蔥姜蒜滾三滾,煮得肉香飄飄加團焯過水的金針,砂鍋里云蒸霞蔚花團錦簇。蓋好蓋子再滾三滾,美艷清爽的金針排骨湯大功告成。肉湯的油膩盡去,花朵的甘美盡顯,這才一鍋豐腴。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今日之功勞全在鮮嫩當令的金針菜。炎炎夏日,喝這樣美味甘醇的湯汁,哪個還能有憂不得解呢?   我起熱鍋加涼油,煎姜絲放紅辣椒略炒,加泡發好的木耳和焯水過的金針,顛勺快速翻炒,鍋里是欣欣然一派田園風光,就是菩薩也能食,把這翠綠嫩黃一盤端上素齋席,它也撐得起場面。可我是個俗人,起鍋時要加炒制好不沾醬油的肉絲。肉絲進鍋有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勢,極盡美艷。誰說不是呢,素雅的花苞遇到酥香的里脊肉,分明就是要把生活的簡單演繹成繁華,讓人在平淡中看見玄幻。一道金針菜,它呈現的是人生。素炒簡單如青年之美,肉炒豐盈如中年之美,總要把各種滋味都嘗遍,我才能說一聲:不枉人生走過這多年。   說這句話時,我還不忘提醒一句,油蒜涼拌的金針菜,清冽如老年之美。蒜瓣砸成蒜泥,熱油刺啦一聲潑下去,熗一勺香醋,加鹽少許醬油。這碗汁水把焯水金針菜的靈魂喚醒。蒜香,酸香,花香,融匯成鮮嫩甘美豐腴。我說這樣一盤快手涼拌菜,是不顯山不露水的老者,你三兩筷子就能分辨出盤里乾坤。說它是花,它卻又敢于挑起蔬菜的大任,倔強中透著些許溫存,就是看透人世又不說破的智者。   我突然明白,為何它叫金針就是蔬菜,叫萱草就是花,叫無憂草時才比杜康。得道莫還鄉,還鄉道不成。詩意本就是用來供養理想,只有現實才是支撐我們活著。無憂草,它還用來比作母親。無論叫什么,它開花就是為了讓人食其花,這樣的奉獻,除了母親恐怕再也尋不到其他。有花朵愿意為你心甘情愿肝腦涂地,你還有什么憂愁和惆悵?   我吃鮮金針的時候,老康的加工廠正緊鑼密鑼地加工金針干。十斤鮮花才得一斤干黃花菜,這是個辛勞的事情,十多名農婦采摘一個月,機器轟隆制作多日,成品黃花菜才包裝一新,一袋袋如待嫁女兒家。今后,它們是變成臊子面的漂菜還是丸子湯的配菜,或者是大廚炒菜時的點綴,那就是各自命里的造化。   我慶幸,在萱草最美的年齡里遇到它,用我能想到的食譜一番烹制,總想不辜負每一朵花。萱草無憂,我亦無憂。至于你錯過了當季鮮花。那就耐著性子等等,等老康制出金針花干,等餐桌旁坐好了三五好友,你就泡發些金針花干,有總勝于無,那時,你可要記得說一句:無憂草來也。那樣做一盤美食,我們可真不是附庸風雅,是發自心底的喜歡。   原創:侯玲 +10我喜歡

姚偉   望著王燕漸行漸遠的背影,宏志心里很難受。剛才他倆進行過爭執,不,這幾天一直在爭執,她決絕要離開這所學校,他知道再婉留也沒有用。 宏志和王燕是去年秋季開學時來黃牛鋪鎮中心小學工作的。他倆畢業于同一所師范院校,又同時招考應聘到鳳縣當教師。他倆在游玩了寬灘之后,被這里的美景吸引志愿要求到離寬灘最近的黃牛鋪鎮中心小學工作。可才干了一年多,王燕就厭倦這遠離縣城的小鎮,決意要去縣城學校工作。幾天來,宏志苦口婆心地勸導,王燕還是決意要離開他倆曾表示要在這里有所作為的地方。 這是暮秋時節的周末,太陽懶洋洋地爬起來,沒有了往日的溫暖。 宏志從王燕的身上收回目光,掃視著空曠靜謐的校園,回味他倆在這里度過的快樂時光,想起王燕的決絕離去而傷感。他感到孤獨和無助,不知道該干什么。他朝大路上張望,有三三兩兩的小車經過。他知道那是去寬灘的游客。他忽然想去寬灘游玩,給心靈放個假,所有的煩惱便會釋然。 宏志備了些食品,騎上摩托直奔寬灘。寬灘是黃牛鋪鎮轄下的一個村子,是個未開發的景區,但那里的自然美景還是吸引了眾多游客。宏志喜歡寬灘的春綠夏涼秋色冬景,在節假日,他和王燕無數次來這里游玩,他想找回那充滿愉悅的時光。 暮秋時節的寬灘較山外要涼爽一些,這里的天空比別處更藍,空氣更清鮮,深吸一口五臟六肺像被清洗似的舒坦。在大山間,是寬闊的草甸,山間林木茂密,草甸花紅草綠,一條小溪蜿蜒而下,清澈的溪水唱著歌兒順流遠去。宏志深吸一口氣,忍不住叫道:“哦,寬灘,我來了!” “宏志,寬灘好美啊!這里的樹林好茂密啊!”這是他和王燕去年夏天第一次來寬灘游玩時,王艷驚喜的歡叫。 宏志牽著王燕的手在林間穿行。這里以松樹、柏樹、水杉居多,還有柳樹、楊樹、樺樹、橡樹、紅豆杉,還有他們叫不上名字的樹木。宏志指著一片松林說:“這里土質松軟肥厚,雨水充沛,樹木就長得茂盛。你看那些樹一個個的爭著長高哩,有些掉隊的樹便被罩住,得不到陽光,長得更慢,但仍頑強地生長著,哪怕累彎了身子也在努力地生長。” “你是說人也要像大樹一樣努力向上,才不會被淘汰。”王燕偎依在宏志胸前,深情地望著他說,“那我們畢業后就來這邊工作,我愛寬灘,更愛教師職業,咱共同努力會有一番作為的!” 宏志緊緊抱住王燕,高興地說:“王燕,咱倆想到一塊兒了,我也是這么想的!” 宏志摸著一棵粗壯的松樹,抬頭望著高聳入云的樹頂,無奈地搖了搖頭。一年來,他倆一邊忙著上課,一邊探討鉆研業務,幽靜的環境給了他倆學習研究的場所,教學實踐給了他倆展示才華的平臺。他倆相知相愛但沒有沉迷于花前月下,而是將精力傾注在教育工作中。宏志先后被評為縣級教學能手和市級學科帶頭人,王燕也特受學生喜愛。在城里長大的王燕卻慢慢對這里失去了新鮮感,向往起縣城的繁華與多彩生活,三番幾次要離開這里,托關系準備借調到城里工作。宏志是在農村長大的,他愛山區,更愛這里的孩子們。他在踐行自己的諾言:“一定要在這里干出名堂!” 太陽當空照,藍天上朵朵白云緩緩飄過。已到正午時分,游客也多了起來。寂靜的寬灘也熱鬧起來。 宏志走到第二塊大草甸,坐在靠近溪流的一塊大石頭上歇息。雖是深秋時節,綠綠的草地上還開著一些小花,給草地鋪上了一層絢麗的地毯。不遠處有幾頭黃牛在悠閑地吃草。遠山近嶺樹林草甸相間,有的樹葉變黃變紅,層林盡染,鳥兒在林間飛鳴。聽鳥兒鳴叫溪流歡歌,吸新鮮空氣,賞寬灘美景,觀游客往來,別有一番景致,宏志的煩惱早已消散。 “哎——宏志,我來了!”一聲尖叫,將宏志從陶醉中喚醒。宏志抬頭望去,王燕被一伙學生簇擁著朝他奔來。宏志“騰”一聲跳起來,張開雙臂迎了上去。 王燕拎一大袋蘋果核桃,抱住宏志抽咽道:“宏志,在學校沒找著你,我想在這兒肯定能找到。對不起!我不忍看著這些孩子哭鼻子抹眼淚的為我送別,更不忍離你而去,我喜歡寬灘美景,更愛這里的孩子們,我不能這么沒有出息!” 孩子們拉著老師的手圍成一圈,在綠茵茵的草甸上唱著跳著。   刊載于2019年1期 《鳳縣文藝界》 選載于2019 年第8期《小小說大世界》 +10我喜歡

洋眼豆  湯碧峰  離菜場不遠的人行道上,一老漢擺兩塑料袋在賣菜,有一小袋洋眼豆,我問多少一斤?老漢說四元一斤,這兒八兩疲點,算三塊錢。四元不貴,菜場內要買六元,本不打算買的,貪便宜買下了。  洋眼豆,學名白扁豆,別名洋眼豆、揚岸豆。一年生攀緣莖草本植物。花期7至9月,果期9至11月。性喜暖潮潤,宜旁樹臨水而栽。種子含脂肪油,蛋白質,煙酸,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數。常食對人體肌肉、骨酪及神經功能等的生長發育與代謝有益。  小時候沒吃過洋眼豆,不知為什么,農家從不種植這植物,也沒見菜場有賣的。我猜想這豆不好吃,粗糙,豆子像北方的黑豆,硬而難吃,炒菜只能是豆節。如正規種植,不如種四季豆、毛豆之類,似乎它列不進莊稼名錄。  我第一次見這豆能吃,是在小鎮財稅所工作期間,在財稅所的院墻上爬滿了這藤本植物,上面掛滿洋眼豆。后來見書記在采來煮飯吃,想必一定是書記種的。這豆種植很容易,墻邊土里放棵豆子,不用肥料,澆水就行,自己爬墻上長得茂盛。(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書記姓何,叫何銀炎,同事告訴我老何有嚴重的糖尿病。他將洋眼豆采下來,和蕃薯葉、南瓜等亂七八糟食物煮成一鍋子,當飯吃,我曾開玩笑說何書記你怎么吃得像豬食。他很自卑,也不生氣,說也就這樣了,不知什么時候去見馬克思。  何書記是個好人,那年區工商所辦“投機倒把”案子,要去海南外調,讓財稅所派一人,所長派我去。到廣州后,工商所那老同事非要乘飛機去海南,他事先就有準備,從案子所在的公社開了介紹信。一張飛機票42元,那么大金額我不敢乘,怕回去領導不給報銷。  那老同志說:你就說買不到船票,只能坐飛機,我那么大年紀了,從沒坐過飛機,以后也不知有沒有機會。我是跟班,完全沒有自主權,盡管心里忐忑不安,也只能隨他。那天是1978年1月8日,周總理逝世的那一天,我們在飛機上。  回來后,局總務科果然不給報銷,說不夠級別。是何書記打電話給局領導:小湯是協助的,外調以工商所的同志為主,人家報銷了,我們不報說不過去,這是特殊情況。據說領導簽發后,總務科的人大發脾氣。這之后,我對何書記一直心存感激,盡管我調離小鎮前何書記早就回縣城家里養病去了,可我終究記著他。  結婚后,自己開伙倉,看見地攤上有洋眼豆,我總會買來。開始妻持懷疑態度,這豆能吃嗎?我說能吃,還有清香味。我還告訴她,這豆不需要施農藥、化肥,自然生長,沒環境污染,屬于綠色食品。其實我也只見過財稅所墻院上的洋眼豆,后來的農民怎么種的,有沒有施藥我也不知道。(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早些年,家里只有我會買這豆,吃的時候也是以我為主,妻不怎么喜歡,后來吃習慣了,妻也說口感不錯。這洋眼豆有兩品種,紅色的和綠色的,口感各有特色。紅色的糯,綠色的要鮮,時間長了妻的烹調技術也有經驗,先用油煸透,再用醬炒,吃起來不會感覺粗糙。  洋眼豆屬于鄉野菜,不承想現在喜歡鄉野菜的多了,吃的人多,價格自然也水漲船高,菜場里的洋眼豆并不便宜,反而比其他菜貴些。不過我吃洋眼豆,不僅僅是喜歡它的口感,更有一層懷念在里面,那是我青春時代的一段序曲。  二〇二一年九月四日 +10我喜歡

arrow
arrow

    w86fq7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